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

从耻辱割地喂狼到对方俯首称臣,此煞星让大宋续命好多年!

从耻辱割地喂狼到对方俯首称臣,此煞星让大宋续命好多年!

来源:历史文学作家专栏(微信号:lswxzj

作者:张��


 

1.和西夏太后有点事的男神


 

北宋自宋神宗驾崩后的元佑年间起,至宋哲宗亲政的绍圣年间,是一场从保守派复辟,再到变法派高举改革大旗的反复折腾。


 

这段历史在后世历史票友眼里,是既乱又好看。乱的是政治,大人物你死我活的互掐,各种明枪暗箭的乱打,今天是一品大员,明天就可能充军种田,剧情一直跌宕反转。


 

好看的却是闲事,风花雪月的野史闲篇缤纷上演,风流才子组团露脸,豪放婉约的宋词名篇,更是经典不断,十分精彩热闹。


 

福建南平人章�P,却是这个乱并灿烂着的特殊年代里,公认的男神一枚。


 

首先他颜值够高,虽说流传到今天的画像,大多是老年版,但风霜皱纹挡不住的,却是满满的优雅高贵。


 

而比颜值更劲爆的,是他正能量到任性的青年时代:明明是福建官宦望族,拼家世就能活得舒适轻松,却偏要拼学习,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科举路上一路奋进,拼到三十八岁那年,也就是宋英宗治平元年,终于奋进到京城进士考试环节。


 

孰料决战还没打响,场外晴天霹雳,父亲章访在魏州任上获罪被抓,人在京城备考的章�P二话不说,扔下课本飞奔到魏州救父。


 

于是大宋科举史最狂飙突进的奇迹上演了:正当章家这场风波,闹得京城考生议论纷纷,好心人连连惋惜章�P错过考试时,章�P却又风驰电掣的杀回了,身后还跟着灰头土脸的老父。


 

几乎是火箭速度,他快速赶到案发现场快速集齐证据快速为老爹脱罪,捞出老爹后又快速飞奔回考场,不但赶上了开考,临场发挥更像打了鸡血般亢奋,从笔试到面试,样样神采飞扬,最终霸道上榜:礼部排名第一。


 

自此以后,这个活力四射的魅力男士,仿佛一台充满能量的礼炮,时时要璀璨一把。


 

除了官运亨通业绩卓著外,文艺才华更是芬芳无限,身为宋词婉约派的领军人物,一首咏柳絮的《水龙吟》红透大江南北,其遣词之精美,用典之奇巧,意境之优雅深远,令一代文豪苏东坡也顿时砰然心动,立刻才情泉涌,挥笔以同曲牌咏杨花应和。


 

这俩大词人同曲相对的景象,缔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一幕不朽的经典。


 

但比起这则流芳千年的名篇,章�P这位完美男神,在十一世纪还惹出了一桩更劲爆全国的大事:俩次害得西夏崇宗之母,艳压大西北的梁太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衣衫不整哭哭啼啼的,从他的地盘上跑回来……

但如此凄婉动人的场景,却绝非酸掉牙的言情剧,相反却是一票铁血澎湃的战争片:宋夏平夏城大血战。


 

2.司马光差点坑死大宋

说起男神章�P与西夏梁太后的恩怨纠葛,就得揭开章�P的真实身份。以宋徽宗赵佶的评语说:章�P才兼文武,学富古今


 

首先体现他政治才能的,就是他与西夏太后闹出事情的年代:北宋元�v年间。


 

了解点宋史就知道,这八年大宋的政治斗争有多惨烈:厉行变法的宋神宗驾崩,宋神宗之母高太后辅佐小皇帝宋哲宗掌权,从此大搞反攻倒算,强力废除新法。


 

当年曾因反对变法而倒霉的守旧官员们,大摇大摆的组还乡团杀回。昔日曾纵横捭阖的改革派干将们,却是或贬或流放,处境一个比一个悲惨。


 

其中格外悲催的,正是章�P的堂弟,曾是王安石变法急先锋的章��。自从高太后掌权后,先被守旧派纠集枪手叫骂,接着又被百般挑错贬官,一直给贬回到岭南去。这位改革派的旗帜性人物,就这样被追打猛踩了八年。


 

但作为章��的堂兄,同为改革派干将,章�P的处境却好得多。入仕之后的官运,一直顺风顺水,从做陈留知县起,就光辉业绩不断。


 

而后一路高升,相继在财政和司法各类岗位上大展宏图,最后升迁入京,官至吏部右司员外郎。哪怕党争惨烈,仕途也毫无压力。


 

如此毫无压力,还来自他高超处事手腕。身为世家子弟,却毫无冰冷傲气,相反待人接物,却常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团结一批干部群众。甚至针尖对麦芒的党争中,和旧党中的许多人物,私交也格外要好。人际关系相当成功。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硬实力,不管哪个岗位,业绩都是拔尖,每次考核都霸道名列前茅,从治理地方到司法财政,样样都轻松玩转。


 

所以哪怕高太后对他不喜欢,可朝中的活还要有人干,只能捏着鼻子升他官。


 

直到元�v六年的一天,高太后收到一条烦心的消息,说老对头西夏实在闹得不像话,边境战火连绵,急需有人去扛雷。


 

于是烦恼中的高太后眼前一亮,深情的目光对准了已是龙图阁直学士的章�P。


 

西夏为什么闹得不像话?这得说说自高太后辅政后,大宋内外国策的变化。

照着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的说法,就是大宋在高太后坐镇下,启用老忠臣司马光,全面废除改革新法,严惩变法奸党,实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大团圆。


 

从此政治稳定,国泰民安,人民欢欣鼓舞。


 

而放在真实的历史上,对这事最为欢欣鼓舞的,却是老对头西夏。


 

因为这位被元朝人编修的《宋史》赞誉为"女中尧舜"的高太后,以及被康熙皇帝评价为"正大和平"的司马光,干出一件令西夏举国欢腾的大好事:将原本由北宋控制的宋夏边境六寨,全数打包割给了西夏。


 

这样做的后果多严重?得简单说下宋夏战争史:自王安石变法后,大宋一直积极进取,不断夺取战略要地,外加新法虽说好些地方失败,但西北军事改革极成功,练出了一批精兵猛将。


 

在元�v年间开始前,忠勇的大宋西军一度打出战场上的大好形势:在兰州大战和安远镇大战上,俩次重创西夏大军,阵斩西夏第一名将仁多菱丁,气得西夏垂帘听政的老梁太后与权臣梁乙埋,相继在惊惧交加中过世。


 

随后老梁太后的侄女小梁太后,扶持幼主夏崇宗执政,却是在风雨飘摇间,哆哆嗦嗦等着大宋下一轮猛锤。


 

谁知一轮狂风骤雨后,大宋政坛山河变色,高太后与司马光权位牢靠后,立刻朝着西夏猛摇橄榄枝,不但立刻停止用兵,还慷慨发起了国土大派送:先前大宋十万将士浴血奋战打下的六寨,全数打包送来。


 

司马光之流的这种慷慨行为,当时就引发了好些爱国官员怒火,最为火大的就是章��。不但当场宣称"议者可斩",更滔滔不绝变着花样大骂司马光,说司马光没见识,就是个村里的老农民……


 

可会骂比不得会抓权,骂过瘾的章��,被司马光背后暴怒的女人――高太后一撸到底,贬到岭南过苦日子。


 

但等到国土送出去才晓得,这事给大宋国防,挖了个多么大的坑。


 

因为这时西夏掌权的小梁太后,绝非善男信女,甚至比她那个彪悍姑姑:与宋神宗打了一辈子的老梁太后更泼辣。


 

这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女人,立刻以新收国土为跳板,展开对大宋的剧烈攻势:先勾结吐蕃阿里骨,大举攻打宋朝西部定西城,杀都监吴猛,然后又纠集十万大军进入泾原路,整个大宋西北防线,被连续砸烂一片。

面对这西夏小女人的咄咄攻势,对自家臣子素来凶狠的大宋老女人高太后就一个字应对:忍!西夏来犯?那就让边军紧守城关,不许擅自出战。


 

抵挡不住了?那就继续割地送礼,只求对方别闹。可这西夏实在是属饿狼的,喂肉越多越嚣张。

小梁太后也眼光长远,笑纳宋朝大礼后,竟又加紧与辽国勾连,获得辽国大笔援助,抓紧磨刀霍霍,打算再狠宰宋朝一把。


 

对这司马光挖的大坑,高太后也越发感到事态严重,但她的反应,却十分简单粗暴:既然是个坑,那就找个讨厌的人去填坑。于是章�P顺利中榜了。这个公认的大坑,却成了年近古稀的章�P,人生大展宏图的平台。他生命中最绚丽的一幕,将在这个悲壮的战场上傲然绽放。


 

因为比起他圆熟的政治手腕来,章�P人生里最强大的能力,却是算无遗策的军事才华。


 

3.光辉平夏城


 

章�P的到来有多重要?


 

不夸张的说,是直接给大宋续了命:自从元�v年间起,在高太后为首的一干旧党的胡闹下,大宋面对西夏咄咄逼人的攻势,除了割地就是送钱,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宋神宗年间浴血开边打下的国土,此时正急剧萎缩,战略要地不断沦陷,主动权急转直下。


 

更为危险的是,在大宋割肉喂狼的荒唐政策下,西夏的战争潜力更急剧飙升。外加横山地带凶悍的羌人做兵源,配以高效的军事动员体制。西夏的军事实力,早已强力升级。也就是说,不到八年时间,从司马光向西夏割地起,以高太后为首的北宋旧党一派,就轻而易举的刺激出这样一个凶恶的敌人。照此局面发展下去,不用等到靖康之变,大宋的一干王公贵族,就要铁定组团被抓到异邦吃牢饭。


 

这悲催景象没有提前发生,正多亏了章�P的到来。


 

章�P是个心明眼亮的人物,对领导很会糊弄,和当政的范纯仁等重臣私交甚好。对下属也很会团结,到任之后没多久,就把西军那些性情彪悍张狂的军将,各个收拾得服服帖帖。


 

这人举止优雅,出口成章,谈吐本就不俗,而且武功更又不差,弓马骑射的水平极高,出手就镇住一群糙汉,特别恐怖的是,他酒量还超级震撼,曾一顿酒喝瘫一群猛将,然后又淡定挥毫泼墨。


 

如此文武双全,交往却又如沐春风,哄得人心里暖洋洋,直叫人不服不行。于是略施手腕,从领导到下属,统统轻松搞定。


 

章�P搞定这一切,并非为了混事,相反却要干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浅攻。


 

浅攻,通俗点解释,就是防守反击:在稳固自己国土的基础上,对敌人发动适量的反击,逐步占据蚕食敌方领地,以扭转战场上的不利态势。


 

以他自己给朝廷的解释说:元�v以来朝廷对西夏军事压力太松,导致西夏过于张狂,所以应该改变战术,适当发起反击,也就是浅攻。


 

一开始还只是派个千把人,抽冷子给西夏打个偷袭。不到一年时间,动静就越闹越大,以至于元�v七年,西夏两次集结起数万人,准备攻打宋朝边城,结果还没开拔,就被宋军神兵天降,一顿狠打猛扫,先后在韦州和定远城,两次狠捅了西夏一刀。


 

这下可把西夏捅怒了,素来泼辣的小梁太后,岂能吃这个大亏?立刻集结了十万大军,亲自带着攻打环州。


 

孰料章�P派了折可适和李浩俩位大将,带着万把人马一路打游击,先引得西夏军在铁壁堡垒的环州碰得头破血流,接着又虚虚实实,把他们引到了预设好的埋伏圈:洪德砦。

结果就是在这场大战中,小梁太后轻松愉悦的战场生活,第一次遭受沉重一击。十万西夏军先在惨烈的攻坚战中,被宋军打得伤亡惨重,继而章�P早埋伏好精锐骑兵,发起了怒涛般的反攻。


 

早已被拖得人困马乏的西夏军终于崩溃了,好些仓皇逃命的西夏骑兵,竟被宋军追得跌落下山崖。


 

慌乱中的小梁太后,一路镇定的逃命,沿途不断的脱下首饰衣服来躲藏,终于逃过了宋军的穷追。她的二十四枚铜印和华美礼服,全成了宋军的战利品。


 

这是小梁太后戎马生涯中,十分耻辱的一败。当然六年以后,章�P还会奉送给她下一次。


 

但对这场经典胜利,运筹帷幕的章�P,却是十分生气。


 

甚至一向好脾气的他,战后却不管不顾,把一干部下骂得狗血淋头:在战役的关键时刻,章�P派来抄西夏后路的将领李浩,却临阵犹豫,没敢猛扑过去,这才闹得小梁太后可以一边轻松脱衣服一边顺利跑路。一条如此诱人的大鱼,就这样遗憾错过。


 

至于部下们的心中,却是一边郁闷的被骂,一边扬眉吐气的舒坦:自从元�v年间起,大宋已经很久没打过这样舒爽的胜利了。西军铁血无敌的风采,已被这老男神彻底唤醒。


 

而更厉害的,却是这"浅攻"战术的威力。整个防线被章�P打造成一个强力的弹簧,敌人攻的多猛,遭受的反冲打击就有多大。


 

但随着捷报传来,正卖力干活的章�P,却横遭重重一击:被朝中的旧党喋喋不休攻击,先给调到了同州,而后又调到了南方应天。


 

对于不愿惹事的旧党来说,这样威力巨大的人物,还是离前线越远越好。


 

但章�P的华彩时代,依然不可逆转的开始了。


 

他在应天和广州过了几年闲职,留下来不少名篇,而后随着高太后过世,支持新法的宋哲宗亲政,新一轮政治大洗牌风暴中,往日的旧党纷纷下课,章�P的堂弟章��再度拜相,章�P也水涨船高,终于在绍圣四年正月,以泾原路经略使的身份,重回西北前线。


 

而这时宋夏边境战争,已经打到白热化阶段。尤其是金明寨大血战,西夏下了血本,一口气投入五十万大军,小梁太后亲自擂鼓助威,西夏三军用命,终于攻克了这个两千五百名宋军坚守的要地,将当地数千宋军军民全数屠戮。

如此惨烈情景,令年轻的宋哲宗也十分震惊,连续开会讨论。


 

但章�P却十分淡定,他一眼就发现了宋军的命脉:横山地区地理复杂,拥有马匹的西夏可以轻易集中大军,以多打少围攻宋朝据点,宋朝如果消极防御,只能被动挨打。


 

想要化被动为主动,还得浅攻。


 

于是就在西夏人眼皮底下,章�P演出了一幕声东击西的妙笔:就像当年捞爹赶考的狂飙速度一样,这次章�P更高效,先故意大模大样修了十几座小城,吸引西夏注意力,其实却由姚雄等四路人马来回出没,虚虚实实来回打,硬是用了二十天时间,在西夏人咽喉要地的石门峡,修成了平夏城。


 

这事的战略意义有多大?自从平夏城修好后,就成了连锁反应,以此为跳板,各路城寨雨后春笋般建立,逐步向西夏境内推动。


 

但章�P敢这么做,却不止为了防御,更是为了进攻。他要把扼守战略要地的平夏城,变成一座引西夏军大批投入的陷坑。


 

元符元年(1098年),随着平夏城竣工后,宋军的层层推进,逼得西夏人日益抓狂。照着西夏人悲愤的呼号说,就是"唱歌作乐地,都被汉家占却"。


 

忍够了的小梁太后,也终于下定了决心,动用了四十万大军汹涌而来,非得轰烂平夏城不可。

而这次西夏的实力,更比当时强得多,除了几十万大军外,还有新型高科技战车:对垒。这种铁甲包裹的装甲车,配备有神臂弓投石机等强力武器,更可容纳百人,堪称重型坦克的雏形。


 

但和永乐城之战最大不同是,比起永乐城之战的指挥者,那位科学造诣一流军事才能末流的沈括来,章�P却是将浅攻战术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西夏大军一开动,这边就布下了天罗地网,所有的战略要地,都埋伏好了伏兵。等着不明真相的西夏大军兵临平夏城,其实已被包在大宋的铁网中。

镇守平夏城的,就是章�P麾下的猛将郭成,面对如潮攻势,他的应对十分轻松:平夏城早就安排了交叉火力般的弓弩,储备了足够支用一年的粮草军械,至于西夏杀气腾腾的对垒?更叫宋军耍起了点火游戏,猎猎寒风中,被宋军的火箭火弹轮流焚烧。点燃一辆车,就烧没上百人。


 

而且对章�P的潜攻战术,郭成也领会得相当到位,白天严防死守,晚上还派兵出来偷袭,而且每天晚上边花样。


 

本来照章�P的估算,需要郭成守十五天,才能完成整个包围圈的集结。但大概这日子太抓狂,连老天爷也看不下去,打到第十三天,突然战场狂风大作,西夏军庞大的对垒,顿时全给吹得七零八落。


 

四十万西夏军提前崩溃了!


 

这下计划赶不上变化,总攻!平夏城的宋军疯狂杀出,把憋够了的怒火倾泻出来,各路包围圈也提前收网,宋军纷纷行动,追着西夏军大砍大杀。


 

但屋漏偏逢连阴雨,狼狈逃跑的路上,又遭遇到百年不遇的大风雪,侥幸逃脱的西夏军,又活活冻死一大片。


 

至于小梁太后本人,那更是狼狈到极点,不顾天寒地冻,再度上演了脱衣跑路的一幕。而且比起上次的镇定,这次却不管不顾,哭哭啼啼披头散发狂奔了一路,实在是输惨了。


 

看看战斗结果,更是没理由不哭,跟他出征的将士,活着回来的不到一万人。元朝宰相脱脱后来评价说,这是自元昊起兵以来,西夏历史上输的最惨的一次。


 

这次输惨的后果,却是连锁反应:诸多西夏重臣积极响应,纷纷带兵投奔大宋。


 

而章�P又趁热打铁,再度演出了一次妙笔:是年十二月,派大将郭成与折可适,带两千骑兵袭击西夏战略要地天都山,一口气俘虏了三千多人,缴获牛羊十万匹。西夏俩大军事强人阿埋和妹勒束手就擒。


 

至此,大宋已重新掌握了对西夏战争的主动权。


 

而比战略要地更重要的,却是经济收益。选择袭击天都山,充分说明章�P除了会打仗,还很有经济头脑:一口气占领了天都山盐池,从此仅靠经营当地食盐产业,每月就有十四万钱,应付日常军饷绰绰有余。


 

眼看亡国在即,西夏高层也急红了眼,哭哭啼啼求辽国出面说情,可这次宋哲宗铁了心肠,辽国的面子也不给。而小梁太后也神经大条发作,一看辽国调停不成,竟不分场合的破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问候辽国高层。


 

但她万万没想到,如此自作孽的行为,竟歪打正着,给西夏找出了一条活路。


 

儿子夏崇宗灵机一动:跟大宋打仗的是俺娘,要是俺娘没了,事情不就好办了?于是顺理成章,在被骂了的辽国使臣怒气冲冲跑来问罪后,小梁太后"病故"了。


 

而夏崇宗的行动力,也随后干净利落,顾不上给亲娘发丧,先忙着和辽国通婚,当了人家的乖姑爷,接着又大肆清洗梁家嫡系,舅舅姥爷的砍了一片,除了巩固势力,也为让大宋消气。


 

元符二年,夏崇宗派使者到汴京谢罪,咬牙接受了宋朝苛刻的协议,重申了西夏是大宋臣子这铁一般的身份,赌咒发誓要做大宋家的乖孩子,更划定了新的疆界。宋夏之间的这一轮大规模战争,终于暂告一段落。


 

宋朝之所以在全面优势的情况下,轻轻放下了砸向西夏的刀,相关原因有很多。但最关键一条却是财政。


 

拜旧党八年胡闹,大宋的家底已囊中空空,虽说夺取了物产丰富的天都山,可经营边疆与改革财政,样样都需要时间。

在战和大事上,章�P也十分负责,甚至不惜和堂弟章��顶牛。本来照章��的态度,非要灭了西夏才算完,连前来调停的辽国使节,都被他狗血淋头的骂回去。


 

可真正改变大宋态度的,却还是章�P的奏折,他详细分析了此时大宋在西北财政上的困难,指出整军备战,发动对西夏的下一轮攻势,还需要时间准备。


 

这份关键性的奏疏,更彰显了这位老军事家的高贵品质:绝不以将士的鲜血,来染红自家的乌纱。


 

而随着宋哲宗的英年早逝,宋徽宗的继位,章�P也再度告别了陕西前线,回京担任枢密院事,正式结束了戎马生涯。


 

到章�P过世十五年后,即大宋宣和元年,宋军已经完全夺取了西夏横山地区,碉堡甚至修到了西夏国都门口,好比一只凶悍的猛兽,将西夏悍狼死死踩住,就差致命一口。


 

可也正是这个历史关口,艺术家气质的宋徽宗,竟心血来潮放弃这唾手可得的胜利成果,转头张罗那脑袋犯二的"联金灭辽",最终招来了靖康之耻的惨祸。


 


 


 

大宋的历史,从繁荣到堕落,其实就来自这个急转弯。


 

而在宋夏战争中磨练出的铁血西军,在两宋抗金时代,依然扮演了重要角色。如韩世忠刘琦等令金人闻风丧胆的猛将,皆出自西军一脉。


 

同样也正是西军的浴血抗战,大宋才得以保住四川,从此顺利偏安。


 

无奈再优秀的战场表现,也抵不住宋徽宗在国家战略大事上的败笔瞬间:一步错,步步错!


 

4.鲜为人知的北宋第一全才――章�P


 

古往今来,文能妙笔生花,武能用兵如神,一直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文武全才的标准。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人才辈出的朝代,这个时期辉映文坛的巨星有晏殊、欧阳修、范仲淹、柳永、苏轼、秦观、王安石等泰斗级的人物,名扬疆场的大将有曹彬、李继隆、杨业、狄青、种世衡、种师道、王韶等大腕级的人物。
 


 

其中范仲淹可谓是才兼文武,文有名篇《岳阳楼记》传世,武有保卫边疆的战功,范仲淹的文才的确出类拔萃,武略却未见得能够达到与名扬疆场的大将相提并论的地步,范仲淹虽然对西夏作战有功,但是他并没有使北宋在宋夏战争中彻底地翻盘,所以范仲淹虽然才兼文武,却不能算作是北宋第一全才。


 

真正的北宋第一全才是鲜为人知的,这个人论文采可以与苏轼相媲美,只是传世之作太少,影响了他在词坛上的地位;论武略则更是不得了,即使与大军事家孙武、吴起相比,其才华也不遑多让,他虽然没有《孙子兵法》那样的理论著作传世,但是他创造出来的全新战法在军事学上所达到的高度则是许多一流名将都难以企及的,这个人就是在史家笔下着墨不多的北宋词人、军事家章�P。


 

大家且看他写的这首《水龙吟》:"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后世文学评论家对这首《水龙吟》的评价是"有织绣之工夫"、"曲尽杨花之妙",堪称是妙笔生花的杰作。苏轼看了这首词以后,对章�P的传神妙笔赞不绝口,专门和了一首《水龙吟》:"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章�P的原作《水龙吟》和苏轼的唱和之作《水龙吟》都是词林中的精品力作,能与超一流的词人在同一个词牌上并驾齐驱,足见章�P的文才是不可等闲视之的。


 

章�P虽是进士出生,词坛高手,却也是一代名将,其制定的方略彻底扭转了宋夏战争的格局,使北宋牢牢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


 

章�P用兵,在防守上,反对墨守成规,主张弹性防御,既反对一味野战,也反对一味守城,而是"战兵在外,则守兵乃敢坚壁",守城与野战结合,既保护当地经济,又尽可能消耗对手有生力量;在进攻上,他要求依托堡垒,步步为营,蚕食对手的空间,最终扼杀对手,正所谓"浅攻"。


 

自章�P统帅西北边防之后,环州、韦州、平夏诸役皆胜,西夏面对北宋的边防束手无策,生存空间日益狭小,章�P用出色的战绩证明了自己军事理论的成功,他无愧于名将的称号。


 

综观章�P的用兵方略,以鄙人愚见,就是利用北宋在国力(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综合实力)上的压倒性优势,放弃军事上的"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而是逐步蚕食,稳步推进,真正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北宋坚持这一战略,则西夏的灭亡指日可待,可惜了!


 

延伸阅读

靖康之耻时,大宋臣民一定在后悔没听此人的话


 

来源:龅牙赵(微信号:baoyazhao


 

1127年是北宋历史上最灰暗的一年,两个皇帝、后宫所有嫔妃、朝臣等一共3000余人被金人掳往北方,北宋就此灭亡,大宋政权偏安江南,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才大略。


 

导致靖康之耻的因素很多,政治上新法旧法的摇摆不定、军事上募兵制度的巨大缺陷等等。南宋人把靖康之耻的罪魁祸首定为王安石,但是其实真正的转折点在于宋徽宗赵佶的即位。


 

赵佶此人,书法极佳,绘画极佳,诗词极佳,脱脱对他的评价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很好,唯独不能当皇帝。"他即位之后弄的一摊子事儿,生生把北宋迅速、完全、彻底地推向了死亡。


 

首先我们看看他重用的是些什么人:蔡京、高俅、王黼、童贯、梁师成、汪伯彦、朱�摇⒗畎钛濉�…这些人不用我细说了吧,有练书法的(这点倒是最对赵佶的胃口),有耍嘴皮子的,有踢足球的,有割卵蛋的,有卖膏药的,总之他们有一个巨大的共同点――都是奸臣,奸得不能再奸的奸臣。


 

一个朝代出这么多位高权重的奸臣都不怎么容易,在一个皇帝手下就能出这么多奸臣,那简直就是奇迹了。偏偏赵佶做到了!我到现在都怀疑,他选人的标准是不是跟普世价值反着来,谁坏就用谁啊?


 

好吧,你是皇帝,怎么用手下是你的事儿,偏偏这个皇帝笃信道教。信道教不是坏事,有宗教信仰总比啥都不敬畏的没宗教信仰要好,但是他觉得自己一个人信道教不好,要全国人民一起信,而且还要佛教徒也信道教!不但要佛教徒信道教,还给佛祖和菩萨改名字!


 

宣和元年正月,他下了一道诏书:从今天开始,佛祖改名为大觉金仙,其他的菩萨什么的就叫仙人和大士(您是不是听说过观音大士这个称号啊);和尚改名德士,不准穿僧袍不准叫法号,只能叫俗名;寺庙名字改成宫,寺院名字改成观……这么一个深受佛教影响近千年的国家,意识形态突然就混乱了。


 

接下来,不靠谱的事情越来越多。他喜欢奇石,就到处采办花石纲修艮岳和延福宫(《水浒传》里杨志就是押运花石纲出了岔子),底下的工作人员趁机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他笃信采阴补阳之术,每个星期必然要睡一个处女,导致后宫的女人越来越多只好不停清退,到他退位,后宫就清退了宫女六千人。


 

到了重合元年,他突然就信心爆棚,决定跟金国结盟一举灭掉辽国。本来这不算是个坏事,但是打起仗来就不是这个道理了。宋兵一路磕磕绊绊,被辽兵收拾得服服帖帖。宋兵的战况让金人都惊呆了――尼玛从来不知道辽国还有战斗力如此强悍的部队啊!


 

于是金兵小心翼翼地接管了宋兵的战场,对辽兵发起试探性进攻。结局让人大失所望,辽兵根本不是金兵的对手。这下金国人明白了:不是辽兵太强悍,而是宋兵太软蛋!收拾完辽国之后,立马就对大宋下手!


 

战事一起,宋兵果然节节败退。作为大宋国家主席兼国家军委主席兼国务院总理的赵佶的处理方式竟然是――辞职!他马上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赵桓,自己跑到南方躲起来了……


 

好了,这么一个没担当、没见识、没素质的二货,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1100年,不到25岁的宋哲宗病逝,没有留下儿子,没有交代后事。关于没有留下儿子这事,我必须要��嗦几句。宋哲宗本来有个儿子,结果早夭了,一般的皇帝都是赶紧播种多生几个,偏偏皇太后向老太婆怕他耽于声色,天天监管着他,堂堂一个皇帝,宠幸一下嫔妃跟偷情一样。这么低的频率,这么紧张的心情,能生下儿子也就奇怪了。


 

哲宗驾崩之后,向老太婆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哭哭啼啼地说:"老赵家不幸啊,皇上没有儿子,咱们得选一个人当皇帝啊!"(皇上没有儿子,这事儿就怪你,你居然好意思哭!)


 

这时候,宰相章��站了出来,很嚣张地说:"按照祖宗的规矩,应该立哲宗同母的兄弟简王赵似当皇帝!"


 

向老太婆说:"神宗的几个儿子里面,老大申王赵�厥歉鱿棺樱�不怎么好当皇帝,按照年龄排序,接下来就应该是端王赵佶啊!"


 

章��说:"按照年龄应该是赵�兀�按照规矩应该是赵似,怎么也轮不到赵佶啊!"


 

向老太婆一句话扔了回来:"都是神宗的儿子,还分是哪个妈生的吗?"


 

场面就这么僵住了,总得有人出来解围。解围的人是知枢密院曾布。他判断了一下形势,觉得跟着老太婆怎么着也比跟着章��有前途,于是表态说:"章��没跟我们商量过,他的意见不代表我们!我听太后的!"


 

曾布一表态,尚书左丞蔡卞、中书门下侍郎许将纷纷表态,紧密团结在以太后为首的皇家周围,坚决拥护太后的决定,一定要立赵佶为皇帝。


 

章��无语了,抛下一句话:"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随后的故事很符合逻辑,章��被一贬再贬,终于死在了被贬的路上。堂堂宰相,曾经担任的官职甚至低到了县武装部名誉副部长、县公安局户籍科科长的职务,根本管不了事。


 

等到赵佶即位之后,人们才发现,此人果然轻佻,但是为时已晚。我想,当年跟着向老太婆一起选择了赵佶的人,恐怕在凄风冷雨中被金兵押着北上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当初还是该听章��的……"


 

顺便说一句,我发现神宗的儿子都是用单人旁的字起名的,查了一下,果然有个儿子叫赵伟,早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